不要找父亲那样的男人,过成母亲那样的生活,再生一个我这样的小孩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《三十而已》里,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。顾佳和许幻山的婚姻破裂后,儿子子言问妈妈,“你和爸爸是不是要离婚了?” 子言的话让人心疼又无奈。虽然年龄尚小,但孩子们总是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之间的关系和家里的氛围。 无论父母的婚姻是幸福还是不幸,孩子都是最近的见证者,父母的婚姻与爱情还会建构孩子对婚姻的认知与期待。 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?前段时间,我们征集了一个话题,“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?” 有些人父母婚姻甜甜蜜蜜:
有人的父母历经种种的磨合,最终在婚姻中找到了平衡:
父母当中总有一人是不那么让孩子满意:
但好像更多的人简单粗暴:“不要结婚。”
一个很老套的问题总是困扰着很多人: 父母之间还有爱情吗?知乎上一位匿名用户说: “我觉得父母之间,一开始是有爱情的,然后慢慢只有亲情。偶尔荷尔蒙回光返照下,又注重责任只和自己老伴恩爱下。绝大多数时候,是漫长的规律的生活和彼此看不顺眼的争执罢了。”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、恋爱心理学家泰·田代博士在《永远幸福的科学》一书中写道:
两个人长期的共同生活总是免不了各种摩擦,当最初的激情褪去,留给绝大多数人的都是平淡的婚姻与生活。 而如果双方不能很好地平衡与相互沟通,彼此之间就会陷入不停地争吵与相互埋怨的怪圈。 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辈,很多人并非是自由恋爱。两个人携手相伴过了大半辈子,让人分不清他们之间到底是爱情多一些还是亲情多一些。 《亲密陷阱》的作者佩瑞尔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,咨询者经常问她的一个问题就是:“为什么婚后很快就没了激情?” 佩瑞尔说,“长期的伴侣关系有一个明显的趋势,就是倾向于可预见性,减少不可预知的事物。” 当日复一日的可预见的事情反复上演,激情自然随之消散。糟糕一点的婚姻,两个人更像是在同一屋檐下的室友,搭伙儿过着日子。 一些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恐惧正在于此,认为时间会消磨激情,而婚姻杀死了爱情,伴侣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平淡生活中的刺,想离开但又拔不出。 父母的婚姻状态会影响到孩子的恋爱与婚姻吗?节目《少年说》有一集,四年级的小学生上台“吐槽”自己的父母,大喊:
她说,妈妈经常用发嗲的声音,像小女孩一样跟爸爸说话,动不动就夸爸爸,听得她起鸡皮疙瘩。她想吃苹果,爸爸让她自己削,妈妈想吃,爸爸马上去厨房拿水果刀给妈妈削。 说是吐槽,小女孩却全程在笑,性格一看就很活泼,喊完了一溜烟跑下楼,难怪主持人调侃说“小丫头是来招羡慕的。” 而她的父母,看着特别普通的一对中年夫妻,始终牵着手站在台下,妈妈靠着爸爸的肩膀羞涩地笑,两人紧紧依偎,彼此眼神里都是甜蜜。 这场景实在令人动容,多少人渴望自己的父母也能这样啊! 在《父母婚姻质量对成年子女婚姻态度及选择的影响》论文中写道:
在幸福家庭里生活的孩子,内心充盈,有安全感、自信、活泼、开朗、有健全的三观,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。 而在经常吵架、冷战,甚至动手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,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一点戾气。 如何保持家庭和睦的氛围避免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?在此给出大家以下几点建议: 1、跟伴侣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 尝试跟伴侣玩到一起,一起讨论重要的话题,一起欣赏美丽的东西 2、跟伴侣有效沟通 从真实的感受出发,不带有任何攻击性,防御性,跟对方谈论自己,并且要耐心地倾听对方的真实感受。切记,一定要避免过度指责。 3、不要怕“吃亏” 不要做婚姻当中的掌控者,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压制对方。爱的能量这种交换永远不会是公平的。可能某段时间这个人比较低谷,那对方就付出比较多,下一段时间可能对方比较痛苦,能量比较低,那么你就付出多一点给到对方。 4、别在孩子面前争吵 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上演语言和肢体暴力,只能让孩子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,最终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。当夫妻双方有较大情绪时,最好能给彼此一点安全的时间和空间,各自消化情绪,待心情比较平静之后,再进行沟通。 写在最后在婚姻生活里,夫妻关系高于一切。 也就是说,爸爸爱妈妈,爸爸对妈妈好,是家庭关系里最基础的准则。 爸爸爱妈妈,孩子也会感受到爱,感受到稳定,感受到安全感。 而拥有爱,稳定和安全感的孩子,性格也一定会好,性格好了,未来也会顺利得多。 所以爸爸爱妈妈,绝对不是单纯 为了孩子,为了自己的亲生骨肉,爸爸也一定要学会爱自己的老婆,学会对老婆好! |